诚信指数 32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网站首页
企业介绍
资质荣誉
供应信息
商业信息
企业新闻
招聘信息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产品资料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兰考吊车
一比多
您现在的位置:小型吊车 > 供应信息
 
小型吊车市场分析

价        格:面议   
有 效 期: 长期有效
所 在 地: 河南省开封市
配送信息:
供应数量:不限
了解详情,请立即咨询!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该公司共有 115条同类“小型吊车”信息       查看全部>>
详细说明

作者:北京起重机器厂 卢毅非   来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日期:2006-8-22
   

根据中国工程起重机协会统计,2005年协会会员主机厂24家,其中生产汽车起重机的厂家共12家,销售汽车起重机10800台,基本情况见1
   

1、汽车起重机历年销售情况
   

1993年是全国汽车起重机销售的年景之一,销售量达5154台,工程起重机行业销售额达21.2832亿元。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起重机生产开始下滑,1997年跌到销售量点2274台,为1993年的44%1998年销售额点11.445亿元。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1999起重机销售开始突飞猛进地增长,特别是2003年,汽车起重机销售量比上一年度增长51%,达到9584台,轮式起重机销售量突破10000台,继美国上一世纪70年代中期年产7500台、日本1980年的8000台后,中国成为了世界大轮式起重机生产国。2004年销售量达到历史峰,达11571台,2005年销售量开始回落,但仍然超过10000台。
   

2汽车起重机(小型吊车)吨位构成
   

吨位构成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起重机(小型吊车)的产量以小吨位为主,这是由于汽车产业政策和相关法规大大影响了随车起重机的发展,而发达国家25吨以下的产品是随车起重机的市场。2005国产25吨(含25吨)以上起重机销售量为3519台。如果政策和法规有变化,随车起重机将逐渐取代8~20吨汽车起重机。
   

2)小型吊车8吨起重机由于采用通用卡车底盘,曾是汽车起重机的主导产品,1993年曾占全年销售量的52%。虽然其价格便宜,维修保养方便,但由于吨位较小,在现有基础上,不会再有大的发展。10吨起重机介于通用底盘和专用底盘之间,两种底盘均不满意,所以早已绝迹,将来也不会发展。
   

312吨和16吨起重机均为采用通用汽车变速箱、10吨级车桥和悬架的起重机专用底盘,前者为两桥、后者为三桥。16吨起重机1978年由行业厂家联合设计,图纸供全国各厂家无偿使用。由于这一特殊历史背景,它是汽车起重机的主导产品,2002年曾占全年销售量的34.4%。随着25吨产品的发展16吨起重机百分比会有所下降,其主导地位很快将被25吨产品取代。
   

420吨起重机和25吨均为三桥底盘,成本差不多,售价过高使得20吨起重机不可能成为主导产品。25吨起重机采用专用变速箱、13吨级车桥和专用悬架,性价比非常好,一定会超过16吨成为汽车起重机的主导产品。
   

530~55吨起重机均为四桥底盘,其吨位的50吨级(含55吨)产品,自然是这一级别的主导产品。
   

6)大于55吨的汽车起重机底盘将超过四个桥,技术上有许多不能解决的难题,如机械悬架的平衡、驱动桥转向时滑移等。一旦全地面起重机打开市场,大于四桥的汽车起重机将会逐渐被取代。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如果有关公路行驶车辆的相关法规和国际接轨,即允许用户按主机厂或相关规定自行在运输车辆上安装随车起重机,8~20吨汽车起重机将自8吨开始被逐渐取代,同时,随车起重机将飞速发展。
   

2)根据底盘结构不同,8162555吨为汽车起重机系列中的主导产品,其余吨位将根据用户要求生产,不会有大的发展。
   

32002年后,大吨位起重机迅速发展,只有徐工、浦沅、长起、北起、泰工和三一等厂家可以批量生产。其吨位分布如图4
   

3、六家主要厂家情况
   

在全国12个汽车起重机生产厂家中,北起、徐重、浦沅、长起、锦重和泰起六家的销售量占全国销售量将近90%,可以说这六家主导了全国的市场。其1994年和2005年所占的比例见图5
   

这六个厂家1994年到200512年的发展,大体上是徐重挤占了北起的市场份额,浦沅挤占了长起的市场份额。
    
   

1)北京起重机器厂在1994年以前一直是行业的老大,不论在产量上还是在产值上均居行业首位。由于在起重机专用底盘的开发上落后于行业厂和六五八五期间技术改造投入不足,以及以后的厂房搬迁,在1998年市场转好时,产量却一直在下滑。直到2004年北起-多田野投产后才略有回升。
   

2)徐重和浦沅近几年发展势头甚猛,不但在产量和产值上,还在技术水平上均稳居行业头两把交椅。徐重借助集团的优势,在发展势头上超过浦沅。2005年两家的产量占全行业的68%,产值占64%。行业内部的竞争基本上是这两家的竞争。

31997年泸州市组建长江工程机械集团对长起的影响非常大,导致1998年产量下滑33%,跌到六家的最后一名,1999年虽有恢复,但仍然没有达到1997年的水平。后长工集团解散和体制改革,使长起恢复了元气。
   

4)锦重和泰起1994年时是行业内第二集团的老大和老二,经过12年的发展,泰起成为行业的第四名,成功地跨进了集团;而锦重却跌到行业第六(第五是蚌埠)。泰起的发展得益于改制成功,锦重的失利归咎于改制失败。
   

4、起重机市场分布情况
   

2005年全国共销售起重机10800台,按全国七大区和直辖市划分销售量的分布情况如下:
   
黑龙江、吉林、辽宁:1111台;
   
山西、河北、内蒙古:1533台;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958台;
   
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069台;
   
福建、广东、海南:735台;
   
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2761台;
   
河南、湖北、湖南:1093台;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1106台;
   
其余地区:431台。
   

由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华东地区销售量,仅山东一省就销售了1132台,基本在所有吨位上的销售量均占全国首位。这和山东省公路网发达、卡车保有量和有数家大型石化企业分不开。
   

华北地区的河北省销售了837台起重机,排行第二。同是华东地区的江苏省销售了750辆,排行第三。
   

前三甲的山东、河北和江苏三省毗邻,形成沿渤海湾和东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是汽车起重机销售的重中之重的地区。
   

5、今年国内市场情况
   

 5.1国产汽车起重机的吨位结构
   
1)总数量。
    2006
1~4月全国11个厂家共生产汽车起重机4920辆。
   
2)各吨位起重机的数量见表2
   
3)分析。
   

为了便于了解汽车起重机行业的发展情况,这里列举了一组1995年国产起重机吨位百分比的数据。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2吨和16吨所占的比例没有太大的变化,8吨比例大大减少,而20吨(含20吨)以上中大吨位的起重机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
   

8~16吨起重机的比例达到52.82%,而这一部分在国外是随车起重机的市场。20吨以上中大吨位的起重机全部是专用底盘。随着行业的发展,小吨位汽车起重机将逐渐退出市场,大吨位起重机将主导市场。这里更显发展汽车起重机专用底盘的重要性。
   

5.2主要厂家的销售量
   

20061~4月全国汽车起重机销量见表3
   

六家主要厂家中锦重四个月的销售量几乎为零。同2005年相比较,北起、浦沅、长起、泰起和其他厂家所占的市场比例几乎没有变化,锦重所让出的市场份额几乎全部被徐工吃掉,可见徐工掌握市场的能力之强。
   

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三桥(16~25吨)起重机中,徐工、浦沅和长起三家占了89%;四桥以上(30吨以上)起重机中,徐工、浦沅和长起三家占了92%。这不是偶然的,目前行业里只有这三家具有设计和批量生产专用底盘的能力。三家总销量所占的比例为79%

6、汽车起重机行业发展态势
   

2000年以前,全世界主要轮式起重机生产厂家没有一家看好中国的起重机市场。他们虽然窥视中国市场已有20年之久,但谈销售可以,谈投资没门。2003年,日本的多田野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开了起重机合资的先河,与北京起重机器厂成立合资公司,比例为25:75,北起持75%的股份。一时间,合资突然成了炙手可热的蛋糕,国外厂家纷踏而来,寻求在中国的合资伙伴。经过近两年的挑选和考察,特雷克斯终于购买了长起50%的股份;北起和多田野的合资比例也上升到50:50;凯雷收购徐工85%的股份虽没有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但也闹得沸沸扬扬;尼托瓦克也没有袖手旁观。世界四大轮式起重机制造商中的非上市公司利勃海尔由于前几年在中国一家合资公司的失败,心有余悸,这次只作井上观。
   

这股合资的浪潮说明中国的起重机市场已经受到国际起重机行业的重视,它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中国起重机行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笔者在此做一简单的分析。
   

 6.1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
   

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国家制定的政策,它对规范和保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轮式起重机不但受工程机械大行业的管理,还受汽车产业政策的管理,其中外资在中国汽车企业中股份不得超过50%的规定是外方在投资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04年中公布了修订后的汽车产业政策,外商投资仍不能超过50%的条例,彻底打破了外商的最后一点期望。从外电报道的北起-多田野和长起-特雷克斯合资谈判的消息中,都毫无例外地把外方当政策发生变化时,保留收购对方全部股份的权力写进了合资合同,可见他们对待汽车产业政策的态度。对于国人来说,多少有点不平等的感觉。
   

6.2合资会不会引进全地面起重机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汽车起重机生产和消费国家,在全世界(不含中国和前苏联国家)汽车起重机销量不足7%、只有500台左右的2003年,中国汽车起重机的年销售量突破10000台,成为世界轮式起重机生产数量的大国。国外四大轮式起重机的生产商中,利勃海尔、德马格只生产全地面起重机,格鲁夫和多田野以生产越野轮胎起重机和全地面起重机为主。和中国企业合资后,他们拿什么产品来开发中国市场?
   

多田野从长远观点来看,准备把中国作为其汽车起重机的生产基地,而德国和日本则作为其全地面起重机和越野轮胎起重机的生产基地。但它的软肋是底盘,因为它本身没有开发和生产汽车起重机底盘的技术和经验。虽然它买进了日产的底盘技术,但要生产出全系列适合中国市场的底盘,还需要几年时间。
   

德马格已有20年没有生产汽车起重机了。今年四月底在法国巴黎举办的Intermat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德马格的展场内破天荒地展出了一台四桥60t的汽车起重机。这是一台特雷克斯在法国PPM生产的起重机,采用了德马格全地面起重机AC55L的五节、44m长的主臂;双缸、双索吊臂伸缩机构;前支腿为摆动伸缩腿,后支腿为“H”型;和第四桥为单胎(385/65R22.5)转向桥,第二、三桥为双胎(13R22.5)驱动桥;、二、三桥为板簧悬架,第四桥为空气悬架;带全部装备时(15m副臂、10.2t配重、25t吊钩)桥荷为9+12+12+9=42t,换装6.8t配重时桥荷为9.1+10+10+9.1=38.2t;行驶状态外形尺寸为长11.2m、宽2.55m、高3.892m
   

这是一台性能非常好的汽车起重机,特雷克斯会不会把它引进长起生产,笔者认为目前不会,因为它本身并没有成为独立的汽车起重机系列,和全地面起重机倒有血缘关系。单独引进一个产品,和长起的汽车起重机系列不兼容,从生产角度来说不经济。如果利用它的技术改造长起的产品,倒是一条捷径。
   

合资会不会带来全地面起重机呢?答案是不可能。首先,全地面起重机的市场还没有达到在中国生产的经济批量。在总产量3000台左右且全球化采购和生产的环境下,不可能在两个地方生产同一型号的产品。虽然德国每年要向美国出口200多台全地面起重机,但那个厂家也没有计划在美国设厂生产。
   

其次,全地面起重机和一般汽车产品不同,它的配套,特别是传动系不可能同时引进过来。比如动力换档变速箱,目前的三家足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括中国将来大吨位产品的发展。椭圆形吊臂具有重量轻和刚度大的特点的,但因其加工制造难度使所有厂家均把它交给专业厂家生产。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是今后的趋势,这也是最经济的生产方式。主机厂的优势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已经不是它的特长了。在中国生产全地面起重机,对外资来说,等于又成立了一个装配厂,众多的配套件仍然需要进口,这显然是不经济的。世界四大全地面起重机生产厂家全部集中在德国,就是因为离不开它优越的配套环境。
   

第三,50:50的合资能否引进先进技术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全地面起重机是一个企业几十年技术和经验的积淀,只有50%的股份就拿出技术,恐怕不那么容易。这也是那两家已经合资的企业要保留那个权利的潜台词。
   

全地面起重机不是现在才遇到的问题,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的企业就以技术引进的方式引进了该项技术,虽然没有开发出这个市场,但也不能否认它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起了一定的作用。
   

6.3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景如何
   

是不是说中国的全地面起重机就没有前途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徐重和浦沅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开发出全地面起重机的样机,并且在大吨位起重机的销售和出口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它们的技术比不上德国的技术,但是它是中国的土壤培育出的技术,服水服土,谁说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呢?更为可贵的是这是自主的知识产权,只要他们少一点浮躁,多一份踏实,总有厚积薄发的一天。我们从汽车行业的发展,已渐渐地看懂了这一点。

 

推荐浏览
河南兰考5吨吊车Y-5
河南兰考5吨吊车Y-5
面议 /台
兰考韶峰小型吊车yq-3
兰考韶峰小型吊车yq-3
面议 /台
兰考YQ-6吊车
兰考YQ-6吊车
面议 /台
开封韶峰小型吊车YQ-5吨吊车
开封韶峰小型吊车YQ-5吨吊车
面议 /台
兰考韶峰连体LK-5吨小型吊车
兰考韶峰连体LK-5吨小型吊车
面议 /台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小型吊车   地址:兰考县南工业区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人:张女士   电话:0378-6961777   手机:13949402766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